站内搜索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HOME行业资讯 >> 央企遭遇资金短缺困局 融资风险考验巨无霸
  央企遭遇资金短缺困局 融资风险考验巨无霸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康怡 刘唯] [日期:08-07-28] [热度:]

经济观察报采访中天恒李三喜

 

  31家央企上周递交的 “体检”报告警示,步中小企业后尘,“巨无霸”们也开始出现贫血症状。
 
  这些国资委成立以来首次编报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诸风险中,资金短缺风险赫然列于首位。
 
  几乎同时,国资委年中工作会上,李荣融继续年初“央企过冬”基调,再念“紧箍咒”,要求从严控制央企投资规模,划定央企并购“三条红线”。
 
  资金、政策双双收紧,而未来央企重组中规模将重于业绩。十几年来,手头从来宽裕并一直急于扩大规模的央企老总们,变得焦灼起来。
 
  央企上交“体检表”
 
  上周,12家董事会试点企业,19家海外上市大型企业,如期递交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就报告的真实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评审,并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评定。
 
  31家企业涉及电力、石化、钢铁、投资、电子、旅游、煤炭、房地产等诸多行业,“资金缺口”则成为这些企业描述自身2008年所面临风险时,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
 
  央企风险管理源于2004年中航油事件。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今年3月,国资委要求,从2008年开始部分央企编报《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按照部署,其他央企的报告将在随后两年内陆续提交。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解释说,企业风险报告就是一份企业的体检报告。
 
  一位参与 《报告》评审的专家透露,遭遇资金缺口风险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钢铁、房地产和农业企业等行业。
 
  中天恒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李三喜介绍:“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钢铁业以及其上下游企业资金需求造成很大影响,某钢铁企业2008年年度计划投资100多亿元,眼下资金缺口在50亿元以上。”
 
    某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透露,以前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即使只有20%,也可以到银行去融资,而且都是银行追着给你提供贷款,并且能拿到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比如5年期和10年期循环贷款利率。但现在银行都不愿意给贷款了。
 
  “过去是银行追着企业,贷款的时候给予企业很多优惠政策,例如给予降低10%的优惠利率,或者贷款期限15年,给企业3到5年的展期或宽限期。”张续超说。
 
  不过,那样的好光景已经不再。一位央企财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前几年银行给了我们一个长贷,但是利率比较高,为了降低利率,我们就要求把长贷变成短贷。可是现在想把短贷再变成长贷,就变不回去了。”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提及,最近一些省的负责人带队到北京拜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人,这是许多年不曾见到的景象了,“央企老板来得也不少”。以往是银行请央企领导吃饭,现在则反过来了。
 
  缺口的背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央企遭遇“缺资金,融资难”困局,一方面是由于宏观调控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紧缩,但同时,央企本身的发展思路也难脱干系,不少中央企业加速扩张对资金需求不断扩大也是造成困局的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5%。不少央企抱怨,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在火电行业,燃料成本更是占到火电成本的近70%。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告诉本报,一些中央企业原有的投资项目由于原材料价格大涨而成本激增,原有的贷款金额就不够了,这也造成了央企的资金出现缺口。
 
  另一位银行人士指出,“由于人民银行按照总量控制信贷规模,按月按行业窗口指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商业银行能够贷给单个企业的资金总额也受到限制。因此,在银根放松时期给央企的超额授信已经逐步缩减,而一些下浮贷款利息的情况也几乎没有了。”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告诉本报,目前而言,大型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还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客户。一来是项目比较有保障,更重要的是一般都会有集团做担保,出现违约的风险比较小。
 
  但这并不等于贷款给央企就完全包赚不赔。一些央企本身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不乏挪用银行信贷资金渔利的情况。例如,2007年银监会曾经查出有央企挪用短期贷款进入股市和房市。此前也曾经出现过央企将银行授信转贷给房地产公司赚取数倍利润的情况。
 
  此外,商业银行对于一些央企加速扩张的前景也表示了担忧。一家商业银行发布钢铁行业并购内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版图的大小与其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基本成正比。尽管目前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主导着国内钢铁行业的并购版图,但民营钢铁企业和外资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进入,都给国内钢铁行业并购整合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其次,由于钢铁行业整体效益相对较好,所以并购成本较高。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这使得钢铁行业并购的价格风险加大。
 
  此外,中国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并购后的实质性整合并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目标,不利于提高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地位,因此,商业银行提供大量贷款用于钢铁类国有企业并购,存在相当风险。
 
  焦灼的央企老总
 
  尽管政策和资金层面在持续收紧,可央企内部的扩张冲动依然没有减缓。“很多企业资金缺口并不在现金流上,而是在新建项目的投资上。”李三喜说。
 
  前述电力企业人士表示,业内都在说五大电力集团将重组变成三大,而合并的两个主要考核指标就是业绩和装机容量,也就是规模。“而且,装机容量的考虑比重会大于业绩。如果不抓紧扩大装机容量,我们就有被兼并的可能,这是上上下下都不愿意看到的。”显然,有类似考量的央企不在少数。
 
  不过,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早在第一季度便警戒企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在7月22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视频会议上,则又念了一次“紧箍咒”。
 
  针对一些央企扩张冲动很强、以及不顾自身能力在境内外同时新开多个投资额巨大项目的情况,李荣融警告说:“严格控制并购重组行为,严格禁止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投资金融、证券、房地产、保险业等项目。”
 

  李荣融还专门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坚决不能搞。”

技术支持:博洛建站 | 中天恒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员工天地 友情链接 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