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国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将关注哪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并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8日专访了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刘家义表示,今年的审计工作将在全面深化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等各项审计过程中,切实抓住财政资金、权力运行和群众利益三个重点,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问:我们注意到,审计署近来提出,要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完善国家治理。对公众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答:近年来,在总结经验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审计理念,始终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谋划审计,着眼国家治理的目标部署审计,围绕国家治理的任务实施审计。
通过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在责任、法治、效能、阳光政府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提高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和谐社会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坚决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在廉政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在国家治理的背景下考虑和部署审计工作,能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问:审计工作涉及财政、金融、企业、民生等各个领域,可谓千头万绪。那么,在今年的审计工作中,审计署是否确定了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答:是的。今年是我国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审计任务总体上比较繁重,关键是加强统筹,抓住重点,提高效率。一是要把握好着力点,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的揭露和查处力度,加大对重大风险隐患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加大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二是要在全面深化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等各项审计的过程中,切实抓住财政资金、权力运行和群众利益三个重点。三是要科学组织,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审计过程控制,做好审计结果的综合和利用,确保各项审计规范有序推进。
总的要求是,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坚持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问:您刚刚提到,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请您详细谈一谈,审计机关在促进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上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预算管理的改革和规范,要求审计相应地调整和深化。当前,一是要不断深化对财政管理情况的审计,关注财政收入、支出和分配以及有预算分配权部门职责履行等情况,特别是财政超收增收和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情况,促进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二是要强化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的审计,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公开等环节,特别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追加调整的规范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所有政府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促进节约公共资金,增强预算的公开透明度。三是要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特别是加大对在建和续建工程的跟踪审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
问:近年来,审计机关一直致力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累计已对40多万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今后,审计机关在这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措施?
答:我们认为,为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各项审计都要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把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一是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逐步扩大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二是要区分不同类别领导干部,探索各有侧重的审计内容、方法和标准,在全面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执行方针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点关注财政、土地、节能减排、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情况,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资金用于过度超前建设和形象工程等问题;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领导人员,重点关注金融经营管理、业务创新发展、监管职责履行等情况;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点关注重大决策、对外投资、资产处置、招标采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内部管理等情况。三是要逐步健全审计评价体系,力求体现人格化和责任化的特点,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因素与客观原因等界限,切忌简单地将部门单位的问题,特别是下属单位的问题直接归为个人责任。
问:您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到,2011年,全国共审计民生项目1万多个,涉及专项资金2万多亿元。今年,在民生领域,审计署又确定了哪些重点项目?
答:中央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国务院要求审计机关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重点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是集中力量组织好三个重大项目。
一是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资金规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揭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二是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程设计和质量、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的建立等情况,保证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三是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布局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和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情况和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
这些项目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改革成果,关系到能否逐步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切实抓好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