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世界性大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为设计全球通用的单一会计准则激烈争斗。
争论的关键在于何种方式能够最好地向市场传递其所依赖的“真实”信息。
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FASB)之间的长期争论归纳为一点就是,金融证券应按市值还是按成本价估值。目前世界上大多采用的是IASB的会计准则。
美国人正在把会计问题放到道德制高点上:他们希望所有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这一按市价计值的会计标准。相反,IASB则宣称自己的准则更为实用:该机构认为,某些衍生证券及衍生产品应被排除在上述准则之外,因为这些证券或衍生产品的价格波动性过大,缺乏透明度,并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问题的关键并不仅在于类复杂的数据计算,而是因为这类证券正是2008年引发全球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在当前全球正为银行业在不良债务人(这里所指为一两个欧洲国家的政府)身上的风险敞口感到担忧时,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本周表达了失望之情,称目前看来全球会计准则统一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特里谢与意大利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等欧洲国家的央行官员均表示,在资本全球化的情况下,双重会计体系导致这两种体系产生的相关财务数据无法进行比较,造成一些数据扭曲。德拉吉是二十国集团(G20)顾问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负责人,而会计准则统一化是G20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果双方达成妥协,决定弱化美式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则全球会计架构可能面临被削弱的真实风险。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科罗拉多泉市(Colorado Springs)校区的会计学教授Paul Miller认为,没有实用性的统一准则毫无用处;无论准则统一与否,无用信息均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产生更大风险,增加资本成本并拖累证券价格下跌。
Miller还称,基于成本的会计准则只会降低而不是增加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因为不同公司购买同一证券的时间和价格均存在差异;依据IASB体系统一会计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问题。
公正而言,那些反对按市价计值会计准则的观点确有道理:这种会计准则的确在2008年的信贷危机中扮演了某种角色,迫使银行在金融风暴期间追加更多抵押品,并计入更多损失。
但长远来看,按市价计值会计准则也能带来各种好处:交易进行时的价值就是真实可靠的。由于每一笔交易的价格都能够更好地反映相关资产及交易对手的即时风险,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将随著时间的推进而被抹平。
任何情况下,如果逐步实施按公允价值计值的协议,则必定会同时使用旨在将混乱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保留条款。
因此并没有理由拒绝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观点认为,欧洲目前正面临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危险,欧洲人因此担心资金紧张的欧元区银行很难承受资产冲减的冲击。
即使果真如此,其理由也站不住脚,因为投资者最终会无视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而且伴随时间推移,这种情况将导致金融体系更为脆弱。
反对FASB会计准则体系的人在另一个问题上的观点也有道理,即市场价格并不可靠,尤其是在行情淡静和市场透明度不高时,一个典型例证就是场外衍生工具市场。
但解决场外衍生工具市场问题只需使会计体系改革与另一项金融系统的重大改革措施保持一致:即把衍生产品交易放在交易所进行。但可悲的是,由于华尔街游说有力,目前还无法确定各方能否就这一增强市场透明度的重大改革措施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