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极大地带动了会计服务的国际化发展,会计服务国际化俨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主题一:国际资本流动、跨国经营管理与会计专业服务
跨境审计质量需要高透明度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大中华区总监黎日忠
跨国审计质量问题已浮出水面。前段时间出现的中国赴美上市公司遭遇“做空”的案例实际上就是跨境审计质量出了问题。
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只发生在中国,只要想在境外融资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正是这一波一波诉讼案件的出现,使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审查和追究相关方的责任,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跨国审计质量引起的问题。
如何让购买股票的投资者真正了解所购买股票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流向等问题,确保国际资本市场的透明,这给我们国际会计师同行带来了挑战。
我们会计师行业需要着力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积极清除两国监管之间的误解和误差。第二是积极推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审计会计准则的趋同。第三是推动各个国家在准则诠释方面的趋同。我们要通过上述三个举措,加强在审计和会计方面的透明度,同时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领导力的透明度。
本土所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卓奇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们必须面临而且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离不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支持,中国企业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综合性的服务,以帮助中国企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参与国际竞争。
在最近4年当中,我们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澳大利亚方面有不少实践,第一个实践是帮助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资本市场IPO上市;第二个实践是帮助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成功地完成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接,我认为成功之路还在建设中,但是大华事务所相信,进步源于知识。
怎么样想到、做到、达到呢?首先要有“与客户共同成长”的事务所发展理念,我们既要进行技术支持,也要进行资源的分享。
其次,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事务所的业务必须转向高端业务,公司融资、管理咨询、税务服务正是我们中国企业所需要的。我们还需要想到,当我们会计专业服务国际化以后,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人才方面,大华事务所招聘了很多海外回来的人进行重点培养;在产品研发方面,大华对相关国家的税制进行中外对比研究。
最后,做到“全球视野,本土行动”。我们要求合伙人必须“走出去”,融入海外的环境当中,与时俱进,洞察中国企业国际化后对专业服务的需求。我们要做的是在国际网络建设、国际业务人才培养、国际业务技术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真实的会计服务让国际资本流动更顺畅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卫军
我们把中国的企业推到资本市场上,只要会计报表是真实的,资本市场对它就是会有回馈的。所以,在国际资本流动、跨国经营当中,会计的真实性、审计的高质量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很多人说,会计是艺术,也有人说会计是科学。科学和艺术的相同点就是真实。真实是最美丽的。我们注册会计师要有信心拒绝公司治理当中不真实信息的披露,要把真实的会计信息带到资本市场。
如何帮助中国企业更上一层楼,普华永道在中国做了三件情。
第一件事情是把国际资本引进来。1993年我在上海做审计的时候,当时有一家工厂的灯泡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工作环境也很艰苦。后来,通过引入国际资本,这家工厂目前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灯泡生产基地。
第二件事情是把中国企业改造好,让它有能力到国际市场上充分参与竞争。例如,普华永道帮助银行改革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有效地规避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风险。
第三件事情就是培养人才。普华永道每年招聘1000多名大学生让他们成为专业的会计师,为社会、为行业培养了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企业“走出去”离不开会计服务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玉祥
一家企业“走出去”,离不开专业机构的优质服务,特别是会计师的服务。最早我理解的会计师的服务,是上市做审计,审计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但是这样理解的范围太小了。
如今我理解的会计师的服务,应该是涉及整个公司运行当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最完整最全面的服务。
比如在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信永中和就给我们提供了全方面的服务,包括对融资方式的确定、交易架构的设计、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税务架构设计等,他们都提了非常好的意见。
我们“走出去”,首选的还是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为相互之间好交流、好沟通,他们了解我们的想法,知道我们想干什么事,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办,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我们还要用澳大利亚的会计师事务所,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文化、法律等。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地化——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密码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连起
世界是平的,那么事务所“走出去”需要智慧。第一是要有开放包容的价值观,这说的就是“走出去”的文化,文化的目的是仁化,文化的功能是化文;第二是能力导向的合伙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观念容易产生摩擦,会计专业服务要确定能力导向服务;第三是全球资源整合,中瑞岳华专门设立了国际业务部和技术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贴身服务;第四要本地化,进入一个市场要入乡随俗,既能“走出去”,又能“走回来”,“走出去”海阔天空,“走回来”脚踏实地。因此,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地化,堪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最佳形式。
在这里,我为国际资本流动、跨国经营管理的这些企业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即将“走出去”的企业仔细研读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性指导资料,做好“走出去”以前的预备功课。
第二,深入调研投资东道国对象,有效运用对外投资专业咨询机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果。
第三,切实做好境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总结中国海外投资成功与失败项目经验教训,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慎调查相关服务,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外投资。
第四,中国民营企业也要采用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式“走出去”,这样不仅能延长产业链,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海外风险。
主题二:国际网络发展、建设、治理与合作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网络化发展
CAPA成员代表Bill Palmer
首先,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国际网络化经营的最大推动力,来源于中国国内。一方面,通过国际网络化经营,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客户的国际业务提供一种整合、有序、一贯性的服务,留住旧客户;另一方面,新的服务模式也能够满足潜在客户的相关要求,从而为会计师事务所赢得更多的客户。
国际化网络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一些合适的、有相关资质的伙伴,在海外为客户提供与国内同样标准的会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高管可以通过对涉足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展开调查,发现潜在的合作对象,并与之取得联系。当地事务所的规模与品质、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网络,以及融洽的合作气氛对于合作成败与否非常重要。合作伙伴在会计服务方面的能力既要能满足时间上的要求,也必须能满足质量方面的要求。双方可以通过达成费用协议、加强人员交流以及高管互访来深化合作。
在利润分配方面,虽然本国事务所包揽了大部分业务,但是当地所也可以通过一些诸如合规或者合法性审计,以及税务返还等其他额外的业务,来获得可观的收入。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会计准则的差异与服务标准对于经营成败尤为重要。一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国际网络化经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能够提供具有同一标准的优质服务。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大型的事务所可以采取质量评审制度来应对。
在国际网络化的经营过程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会涉足一些成熟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并不是很多。解决这种困境的一种办法是,找一些专攻某一领域或者产业的小事务所合作。比如说在我的家乡澳大利亚,中国的投资大多集中于矿业和农业。有一些小事务所专注于这两个产业,能够为此提供很好的服务,中国事务所可以与它们进行合作。
与中国企业共同走向世界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研究部总监彭亚利
尽管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球化势头有增无减,但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还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市场的跨国公司相比,还缺乏经验和能力。外资企业有经验、有传统、有制度、有成熟的操作经营模式,这都是中国企业相对比较欠缺的。第二,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还包括文化和社会制度等的差异。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利于管理,例如各地区的劳动法规、员工的习惯和加班的态度等都不一样。所以,用中国企业在国内的运营模式去经营在海外的企业,势必会遇到困难。第三,中国企业固有的管理观念和制度的惯性,与全球化的运营要求是有冲突的。第四,了解海外的经营环境、精通外语、了解海外需求、精通全球管理化的人才特别缺乏,这是另外一个挑战。第五,中国企业相对缺乏创新的领先技术和创新的机制,所以容易受到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毕马威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架构,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在全球成立了“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下设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在全球46个国家形成了服务“网络”,进行“无缝”服务。
毕马威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为中国企业提供服务的优势还表现在人才方面,不管是业务咨询、税务咨询、审计需求,还是进行调查、设计、架构的需求,都可以协调各个地区项目团队,为海外的项目配置最强的团队。
加入GT国际网络的发展
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徐华
京都天华于2009年加入GrantThornton(全球排名第五的均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简称“GT”)。现在,我们GT在中国有2500多人,100多个合伙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审计税务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通过加入GT并通过GT的国际平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同时为国际企业到中国投资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加入GT,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进而通过对规律的认识,推进事务所的发展,最终实现成为中国一流所和国际化所的这一目标。
一是我们在市场的影响力、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说我们完成了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以及跨国并购、女性领导人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在加强国际合作、人员互派和高级人员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二是形成了自己全球统一的理念和文化观念,即合作、领导力、卓越、优秀、敏捷、尊重、责任。在专业方面与国际合作,实现了全球统一审计软件的汉化过程,同时在独立性系统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还建立了国际业务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
三是提升了整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GT网络中的地位。我们在今年成为了GT国际治理董事局的成员,这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在国际合作过程当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来提升我们在整个国际网络当中的地位与话语权。
发展国际网络服务企业“走出去”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胡少先
注册会计师在“走出去”过程中将大有作为,对如何“走出去”,我认为需要做好五个方面。
第一,构建国际化的执业网络,是实现国际化的保证。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美等国际市场,探索收购、合并、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设立业务部、代表处、成员所或者联系所,以此来推动国际化。
第二,提供专业服务是国内事务所“走出去”的核心。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事务所“走出去”的服务包括传统的审计服务。另外,事务所的海外服务还包括新型的管理咨询业务,包括海外项目的收购、兼并及尽职调查。这些业务都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及时总结海外执业经验,拓展境外业务领域,提高境外执业水平。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是“走出去”的根本保障。国内事务所应该着力培养高端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在金融保险业、战略新兴产业、跨国经营业务等高端领域的会计专业人才。另外,事务所还要培养注册会计师在特殊领域、新型业务方面的服务专长,更好地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求。
第四,注重品牌建设是“走出去”的前提条件。自主品牌、自创品牌是事务所重要的财产,隐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树立国家服务品牌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和前提,品牌建设可以增加事务所的凝聚力,增强事务所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提高事务所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是“走出去”的基础手段。着力推进管理系统信息化,实现审计流程、业务工作的信息化以及教育培训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零脱节的服务水平,是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崭新话题。
主题三:会计服务国际化与行业建设和合作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与跨境监管合作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贾文勤
我就中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及跨境合作谈几点看法。
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多年来,证监会一手抓市场主体基础建设,一手抓会计监管,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会计监管基本体系。
一是积极推动资本市场会计审计基础建设,加强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同时,证监会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为抓手,不断完善规则体系,强化监管以市场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二是加强上市公司自身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公司负责人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责任。三是通过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全面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监管。四是加大对会计审计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地规范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在会计监管和跨境监管合作方面日益广泛和深入。
一是中美资本市场审计监管、跨境合作逐渐深入。2007年以来,中美双方就资本市场跨境审计监管合作进行了多轮会谈,就双方关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就下一步监管合作进行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二是中欧审计监管跨境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证监会和财政部的共同努力,去年欧盟已经认定监管体系与其等效。同时,在第四轮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双方同意就资本市场审计监管合作开展会谈。三是内地与香港审计监管跨境合作成效显著,如从2007年开始证监会和财政部与香港有关方面开始研究解决两地在对方上市的审计问题等。此外,中国证监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证券及其衍生品市场逐渐国际化,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跨境合作也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但由于各国法律法规、监管理念的不同,监管跨境合作存在分歧。
我们认为,开展资本市场审计监管跨境合作应该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法律、相互依赖对方的监管体系和对等互利的原则。
互动合作积极有为引领会计师职业实现国际化发展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理事杨志国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推动会计职业组织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其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协调重大经济政策制定,融入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二是制定高质量的全球统一的会计职业准则,保证全球会计服务的质量。三是强化监管,推动执业质量的提升。四是提升在全球会计行业的代表性,促进全球职业组织的均衡发展。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独立审计监管机构、国际论坛以及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对推动会计职业组织的国际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注协一直以来都注重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借鉴国际经验促进行业发展,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出去”。
一是实现准则国际趋同,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树立了榜样。中注协积极响应G20为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审计标准号召,扎实推动国际准则的采用和贯彻实施。在准则制定方面建立起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在准则实施方面则通过制定应用指南、强化培训、加强检查等方式,保证准则执行到位。
二是积极履行国际会员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会员组织。
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最新项目中,中注协率先采用国际准则并在监管责任和检查周期上完全符合会员义务的要求。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组织互动合作。中注协积极参加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积极回应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开展的行业调查,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
为了更好地引领会计职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引领会计职业实现更大发展。二是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合作,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三是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满足全球会计职业发展的需要。
促进职业会计组织协作,实现公共价值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公共部门主管Gillian Fawcett
我们认为,会计师和职业会计组织已经在经济领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鉴于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增加,金融危机下出台的某些政策等严重影响到了公信度,我们应该非常审慎地关注未来如何衡量公众价值并开展合作,而职业会计组织非常看重利润和财务问题,它们将会对社会产生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公共价值对职业会计组织和会计师来说意义重大。
职业会计组织经常提供常规服务项目,比如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业务战略辅导等,这些工作所产生的价值都取决于会计师是采用客观的、符合职业道德的做法,如果会计师没有保护公众的利益,那么会计师的商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更为具体地讲,公共价值就是指各个组织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保护并且发展公共资源,包括财政资源、公共资源和人力资源,而这些是职业会计组织应该支持并且大力弘扬的价值。
就职业会计组织而言,公共价值意味着提供咨询意见、促进业务的发展,并且发扬诚信的道德理念,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摒弃纯粹以生存为目的的做法,相反,我们要为社会公共服务做出贡献。
而战略业务职能、领导职能、经营策略知识等,都是商界领袖所认为的会计师应该具备的职能,所以会计组织都应该进行合作。最佳的职业会计组织能够捍卫企业治理原则,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并且执行最高的会计标准。
我想说,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的视角出发,我们的监管者、从业人员、职业会计组织都必须联起手来,共同将我们的行业建设得更好,这样才能为国内和国外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提升公众对我们这个行业所作努力的认知。
广东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境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丁跃文
广东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与境外同仁的交流合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三注重”、“三着力”。
“三注重”包括:一是注重发挥协会主导作用,明确目标,统筹引领。我们重视行业的对外交流工作,每年协会都把境外组织的交流列入计划,提早、扎实推进;二是注重发挥市级协会的辅助作用,相互支持,共同推进;三是注重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体作用,找准需求,主动参与。
“三着力”包括:一是着力依托港澳,发挥其“桥头堡”辐射效应。不断地密切与香港会计师工会、华人会计师工会、澳门会计专业联合会等同行组织的工作联络与沟通、交流及合作,不断地增进了解和互信。二是着力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重点,大力储备行业后备人才。广东省注协积极组织境外学习培训、脱产学习及与境外职业组织合作开展培训等,并建立了人才培养、跟踪和评价制度。三是着力巩固交流成果,深化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市场定位和发展的研究和指导,为寻求业务合作牵线搭桥,提供平台。
总结广东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一是领导要重视,认识要到位;二是要明确目标,把握重点;三是要注重方式,讲究方法;四是要合理推进,务求实效。
会计职业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丹
全球化使得我们需要一个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如果我们不从会计信息的整个支持链条来考虑我们是否能够产出可比的会计信息,那结果一定会产生误导。会计信息的价值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教师的培养以及科研、教学、培训、咨询和产业化。在这个价值链条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比如说,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没有一支可以称得上国际化的全球教师队伍;在科研方面,我们绝大多数会计的科研都集中在欧美;在教学方面,我们的国际化程度也远远不够;在培训方面,我一直相信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如果通过事务所6个月的培训可以使一个非会计人士成为从业人员,那么,这就算工业化生产。
另外,产业应用的国际化也远远不够,由于整个教学研究的国际化的缺乏,我们没有产生一个国际化的长远应用的支持供应体系。中国现在的国际化跟20年以前有所不同。现在,既有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分部,也有中国公司在外国的分部,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需要国际化的支持,因而对国际化人才有巨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