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1月4日报道,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因坚持将对齐鲁银行审计的保留意见写入报告,而被更换。2010年12月24日济南警方称破获“存款证实书”伪造案件,传言该案件涉海外取款60亿元。齐鲁银行内部人士称已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出现挤兑等意外情况。
对于该行爆出的“伪造票据案”,笔者认为应该就事论事,而不必小题大作。事实上,金融业从来都不会风平浪静,相反,风险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然而,与其他行业的风险相对单纯不同,金融风险与银行危机无论是在影响面还是破坏力上,显然都不容低估。一旦银行这个金融中枢发生了危机,将直接影响到与银行金融业务关联的各行各业,直至危及到储户的存款。不过,幸运的是,有了过去的太多经验与教训,对于银行业的风险管控机制,现在是日渐完善起来了。为了防范由于银行内部对于利润和规模的过度追逐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与道德失控,不仅有内部管控,也有了外部审计机制作为监管之策。
尽管齐鲁银行“60亿伪造票据案”仍在侦破之中,案件的具体细节和成因仍有待事实真相的公布,但早在2009年就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质疑并发出预警的齐鲁银行,却迟迟到2010年底才被曝案发,而当初要将保留意见写入审计报告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反被更换,笔者认为,这恐怕要比案件本身更值得反思。
外部审计制度原本是为了防控银行的内部风险,然而,当坚持说出真相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被随意更换时,审计其实依然受着内部的操控,本该消灭于萌芽状态的风险,则极有可能因为审计机制的形同虚设而被隐瞒,并放大。而从虚假存单到虚假审计,齐鲁银行爆出的,会不会只是“冰山一角”?
一言以蔽之,早有警示,却依然“出事”,其实已不仅仅是银行业本身出了问题,失灵的监管,虚假的审计,其实要比“60亿伪造票据”本身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