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乱象下的监管反思
摘要:“借壳”虽然越来越难,并购重组则越来越容易。于是,通过资产重组曲线上市,享受高溢价,就成为资本运作的捷径。
最近,有个段子在资本市场很流行:假如你在2014年1月1日将资金平均分配到市值15亿元以下的A股公司,不用看基本面,不用看走势图,不用听消息,到8月28日收盘,你的收益率为52.42%。
这个收益率足以秒杀各家公私募产品。而市值15亿元以下的公司,基本面乏善可陈,市场炒作的,本质上是其壳资源价值。
在监管部门“逐步实现注册制”的表态下,壳资源价值不但没有暴跌,反而出现飙升,委实值得反思。
今年初重启IPO仅月余,即因“炒新”过热而暂停四个多月,延续了监管部门动辄叫停IPO的惯例。其后,又因大盘下跌而有年内只发110家左右的定量调控。有经验的投资者已经不再相信新股发行制度会真正实现市场化。壳资源价值因此得到强化。
由于IPO难度不减,“堰塞湖”得不到有效疏导,各种变相IPO大行其道。“借壳”虽然越来越难,并购重组则越来越容易。于是,通过资产重组曲线上市,享受高溢价,就成为资本运作的捷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重组乱象层出不穷。有些公司先变更控制人,再注入资产,把一步分为两步走,就避开了“借壳”的麻烦。有些PE与上市公司深度合作,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场操纵之实。有些公司热衷“跨界”,不管原来的主业是什么,网游、影视、电商、互联网金融,什么概念热就进军什么领域。
如此乱象频出,未见监管部门施加重拳猛药,这可能是出于对“市场化”的尊重,也可能是股指持续低迷之际,出于搞活二级市场的考虑。说到底,新股发行制度真正实现注册制,才是对变相IPO和垃圾股炒作“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