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网站会员
用户登陆
用户中心
学员须知
专家视点
案例分析
 
HOME案例分析 >> 不正常的债权减免
  不正常的债权减免
[来源:基建审计部] [作者:丁友华] [日期:22-07-12] [热度:]

不正常的债权减免



      一、问题基本情况

      (一)问题定性:折价转让股权定价无依据,核销借款依据不充分,造成企业损失共计892.55万元。

      问题描述:2005年9月,A公司出资450.00万元、谭某某出资50.00万元共500.00万元,投资成立B公司。截至2007年4月,A公司对其投资账面余额为630.00万元。2009年11月,A公司将所持有的B公司股权转让给民营企业X公司,未进行资产评估,约定股权转让款为500.00万元。2012年8月,A公司收到X公司股权款500.00万元,股权投资损失130.00万元。

      截至2017年11月,A公司累计向B公司出借资金1124.40万元(股权转让后B公司更名为C公司),累计已收回174.85万元,剩余949.55万元未收回。2016年7月27日,A公司在未充分调查C公司的经营状况情况下,通过临时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同意将应收C公司借款949.55万元减免为187.00万元,2016年9月收到C公司归还187.00万元,减免其大额债务762.55万元依据不充分。

      (二)定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据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

      第三章 对外投资决策控制

      第四章 资产投出控制

      第五章 对外投资持有控制

      2.《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财政部财会〔2014〕14号)

      二、查找问题的经验

      (一)审计方向的策划

      在开展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发现在投资领域的问题较典型较突出。特别是在非优势、跨领域的项目中,投资前期可行性分析不足、决策机制、后续管理等环节管控不到位,造成大额亏损,成为问题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审计组紧扣所属企业对外投资关键环节,从审计方案制定就将对外投资的“全链条”纳入审计重点,落实好“摸家底、查隐患、促发展”的审计职能。

      (二)发现疑点的过程

      进点后,通过审计软件对账套数据的提取分析,发现2016年A公司发生一笔124.82万元的非正常损失。此次经济责任审计期间为2014年至2020年,从该公司当时的资质及占有的市场份额来看,经营效益理应是不错的,但为何会出现大额的非正常损失。加上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同类区域的同类企业均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经营管理较粗放、松散的情况,所以非正常损失的根源值得深究。

      (三)发现问题的过程

      审计组根据发现的疑点,首先从账务入手,锁定非正常损失来源于长期股权投资。查阅这届领导任职期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费用、收益、往来账款等账表、凭证,初步了解损失形成的原因来源于其投资的B公司。随后对财务部、总经办人员进行访谈,投资立项时间追溯到十几年前的2005年,远超出本次的审计范围。由于时间跨度大,且时任的岗位人员已调离、退休。现任岗位人员以该事项未经手、年份太久,资料管理不善、未实行会计核算电算化、不在此次审计期间范围等为由,多次回避审计组对该事项涉及任期前的相关核查要求。

      审计组根据“审深审透”的工作原则,向被审计单位明确坚持对重大问题一定要追溯核查的态度下,A公司才陆续提供了财务账及部分会议记录资料。由于在2010年以前,A公司会计核算还未电算化,且账务处理比较混乱,对外投资与借出金额存在交叉,划分不清。审计人员花费5天时间,通过对数据进行耐心统计、分析,最终还原了对B公司投资金额及借出金额。从取得的材料查证,2005年至2017年,A公司总共对B公司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30.00万元。通过2009年A公司与X公司签订作价500万元转让B公司的合同,A公司转让B公司股权,直接损失了130万元。被X公司收购后B公司更名为C公司。截至2017年11月,A公司累计向C公司出借资金1124.40万元(包括2017年11月A公司根据清产核资报告调增C公司应收款-某铺土地16.86万元)累计已收回174.85万元,剩余949.55万元未收回。2016年7月27日,A公司在未调查走访、未充分核查C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情况下,通过临时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同意将应收C公司借款949.55万元减免为187.00万元,A公司总共放弃了应收C公司的大额债权762.55万元。

      是中间哪个环节缺失了监管,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审计组决定对投资的立项、投后管控、后续处置等过程环节进一步追根溯源。审计组多次找到A公司办公室主任,但A公司又以保管不善已丢失为由,未提供涉及的相关会议记录、纪要以及C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等关键资料。就在一筹莫展的之际,再一次找A公司办公室主任沟通事项时,审计组人员这次发现了打开着的档案柜,看到一些老旧的档案盒,审计人员便问:“这些档案盒里都是哪年的档案?”,“很早了,具体也记不清!”,“这里面有没有成立B公司时的档案?”,“没有,肯定没有,有的话早就提供给你们了啊!”,“您打开再找一下吧,或者给我们,我们翻一下。”经过审计组再三坚持,A公司终于将那几盒档案一一打开翻看起来,翻的特别快!审计人员小张无意间看到翻过后的一个档案盒里有一个小本子,好奇之下便过去拿了出来,是一本陈旧的学习记录本,打开看了一眼,有了新发现,里面记载了2005年6月9日时任董事长主持的启动该项目的会议过程。董事长首先定调,认为要不断发展A公司就要挖掘发展新项目。而该投资项目是个好项目可以上,因为有H公司的技术支持,大约资金1500万元,投资大,计划与谭某某合作投资成立B公司,其他董事均附议。会议期间,总经理作为项目可行性调查负责人,承诺已做好充分调研,项目可盈利,未提及投资项目会面临的风险。列席的监事也未提出质询。该重大事项未执行“末位表态”制,民主决策流于形式。A公司向审计人员提供的项目前期调查报告,实质只是项目的简介,并不是完整、详实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所以该投资是在可研不充分的、集体决策不合规的情况下立项的。且在投资期间从未得到C公司分红的情况下,A公司不仅未及时止损,还向其累计借出1124.40万元的资金。最后,在未充分核查对方经营情况又未采取法律手段追偿对方债务情况下,在2016年7月27日A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代表大会上,决议通过免除对方的债务。对外投资管理“全链条”的层层失守,造成了A公司大额投资亏损。

      三、取得的审计成效

      (一)推动完善制度机制流程情况

       推动投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针对审计发现A公司大额投资亏损,轻易免除对方债务的典型问题。揭示部分所属企业在投资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投资后续管理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措施缺失的情况,导致造成重大投资损失的问题。通过总结投资领域多发频发的根源,针对管理薄弱环节,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修编新的《投资管理办法》,督促专业部门加强所属企业的对外投资“全链条”监管,落实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后续管理持续规范、风险管理完备可行。

      (二)促进审计专业性权威提升。

      1.审计方案制定及实施紧扣公司改革发展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主题,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审查力度。特别是涉及到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应审必审、凡审必严”的原则,通过核查领导干部在业务的履职情况,围绕权力规范运行加强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担当作为,才能发挥审计“利剑”作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

      2.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肃揭露未经过严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重大损失浪费问题,推动公司整治投资领域乱象,落实公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强化领导干部合规意识,正确履行职责,依法依规经营。

      四、经验与启示

      发生投资亏损问题的被审计单位,在项目决策、管理、处置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立项决策不科学,埋下隐患风险。一些领导干部在投资决策前,未进行周密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根据经验决策,特别是对自身不具备技术的跨行业的项目,“一言堂”决策,匆忙上马,不仅让科学民主决策成为空谈,而且埋下了隐患。

      二是可研报告走过场,流于形式。投资项目前虽然经实地调查,但由于未掌握技术核心,也不具备专业人员,所以在面对被投资方提供的各项数据及项目分析报告时,也无法论证是否真实可靠。最后可研报告犹如“空中楼阁”,片面夸大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盲目乐观,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对投资风险严重估计不足。

      三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特别是在投资方获取项目经营数据等信息方面,在签订协议时,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够明确。投资方在未具体参与经营的情况下,也未能获取投资项目的财务、经营等数据资料,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存在很大的阻力及障碍,极大增加了投资风险。

      四是未建立投资项目管控机制。由于风险预判不足,未建立预警机制及退出机制,导致在项目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及时止损的意识,反而一再追加投资或借出资金。甚至在投资出现亏损后,仍缺乏应对的办法及措施,甚至束手无策。最后导致投资项目全面失控,造成投资亏损。






技术支持:博洛建站 | 中天恒版权所有 中天恒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员工天地 友情链接 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