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企业标识
员工风采
感悟人生
摄影天地
 
HOME感悟人生 >> 为道德撑腰
  为道德撑腰
[来源:李三喜的博客] [作者:李三喜] [日期:12-02-21] [热度:]

 

        一位北大副校长发的为道德撑腰的微博,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校长撑腰体”的火爆,折射着人们对社会美德的强烈呼唤和渴求,是现实迫切“扶起道德”客观需要。要为道德撑腰,“扶起跌倒的道德”。
 
        要为道德撑腰,以抚平人们心灵颤栗。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再到南通殷红彬,从杭州高一帮扶倒地老人却遭家长训斥,到武汉老人倒地无人扶而窒息死亡,再到镇江老人扶醉汉被误解并被打成重伤,尤其是那佛山“冷血路人”事件,无不说明 “道德沙尘暴”正呼啸而来,无不提醒“道德已经跌倒”,无不令人哀于心死,无不让人们心灵颤栗。
或许,正是几年前的“彭宇案”给国人“助人为乐”的道德准则下了一个套,所以佛山“冷血路人”事件会用鲜血和生命将人性的残忍演绎至极致。或许,正是在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之下,有的政府部门瞒天过海、糊弄公众,有的黑心工商业户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惯于自我炒作的“明星”“大腕”们成为时尚,造成了道德沦陷。或许,还有好多的不确定的原因,但可以确定是要为道德撑腰。
 
        难道让中国社会真的要到了老人倒地没人能扶的地步吗?难道还要让“小悦悦”悲剧重演吗?难道还要让“彭宇案”再给国人下个套吗?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当发展到老人倒地没人敢扶的地步,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一定是出了大问题。扶起跌倒的道德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要为道德撑腰,以扶起已经跌倒的道德。专家称“撑腰体””实际上是“扶德体”,蕴含着“扶起道德”的意味。向善、乐善、行善的人性美德,构成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
 
        当“道德沙尘暴”肆虐、善念渐被遮蔽的时候,另有一缕清风拂面,在人们心中荡起层层涟漪。无论是“拾荒阿婆”陈贤妹,还是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吴菊萍、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大巴司机殷红彬、徒手接住跳下六米天桥少女的交通民警王静……在危急关头、千钧一发之际,他们出手救人皆发自内心、出自本能。这许许多多关键时刻的“平常”之举,量出了人性的热度,正是人之为人的依据,是人性的本能反应。还有,合肥农妇刘士圣热心搭载老太李家珍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这些以德报德的佳话,就是扶起跌倒道德最有说服了的例证。
 
        当然,社会个体有践行道德与良知的责任,也应该有“不因践行道德与良知而蒙受损失”的保障。只有在平等的社会杠杆下,个体的义举才能形成整体的善风。要为道德撑腰,不在提奖金而在去风险。现在见义勇为遇到问题,道德沉沦,冷漠上升,人们不愿做好人,并不是做好人的奖金不够高、利益激励不够的问题,而是很多时候风险太大的问题。
 
        要为道德撑腰,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北大的“撑腰体”一出,人大版、地大版、武大版等多个版本的“撑腰体”也迅速出现,并掀起一股网友造句风潮。这些网民的创作,正是一种对道德救赎的草根表达。“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并非那么冷漠”。道德“自救”需要更多的“上海大叔”。
 
         依靠公民自觉来重塑全民对道德的崇尚这是必然,但这还远远不够。依靠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这也是重要路径。道德有了社会力量的靠山,个体没有了行善的后顾之忧,自然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为道德撑腰,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以倒逼社会的道德自觉自信;要强化政策对人性光辉的弘扬、对恻隐之心的赞赏;法律要为见义勇为者撑腰,打击对他们的讹诈,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善举听从内心道德律令的召唤,坚守内心的那份本真与善良,托起社会向善的力量……
 
        期待着这种“为道德撑腰”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期待着搀扶弱者成为无须多虑的公民自觉。但愿“撑腰体”走红,道德不会再被闪住腰。几千年“礼义廉耻”的熏陶教化,其实在我们心中也早已刻下清晰的人性底线:守望相助、扶危济困,这些乃天经地义。“头顶灿烂天空,心中道德律令”,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为善的动力和可能。信仰善,弘扬善,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就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平凡的好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必需。要为道德撑腰,拒绝冷漠,关键在于行动。
 
上一页:质控感言
技术支持:博洛建站 | 中天恒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员工天地 友情链接 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