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就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经常使用或专门使用的一些评价技术。不同的内部控制评价思路、不同评价阶段的评价方法肯定不同。从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路及其方法上看,内部控制评价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综合性的主观判断为手段的内部控制评价。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早期阶段,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构成部分、内在关系、具体实施和评价方法和技术尚不十分清晰明了的情况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一般采用综合性的主观判断。二是以赋值、评分、排序比较为手段的量化评价方法。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较为完整、全面的实施之后,内部控制评价往往由原先模糊的、整体性的、定性的、由创立者或实行者进行的判断发展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清晰明确、有分有总、广泛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甚至是全员的自我评价。通常的评价方法如下:针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部分,按各个大的要素或者业务流程的顺序进行分解;对已经过分解的各个小部分再进行细化和明确,根据其重要性进行赋值,制定明确的打分标准和权重;将打分标准交给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人员由其负责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人员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形成内部控制评价底稿,根据事先确定的权重计算汇总后得到总得分;将各个业务单元的得分进行排序、比较,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四是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业务流程控制环节有效性评价。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日益剧烈,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立足于风险控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也应运而生。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业务流程控制环节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任何一项企业的业务流程,总是由若干个操作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中,有些是重点,能够极大影响整个业务流程的完成,有些则不那么关键或重要。只要重点关注这些重点环节,同时对非重点环节保持必要的关注,就能保证整个业务流程的顺利完成。
内部控制评价到底包括哪些方法,在理论界和实务界认识是不同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美国COSO指出现有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包括核对表、问卷和流程图技术。商务和学术文献中提供了定量方法。还列出了控制目标的清单,以便识别内部控制的各类目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中天恒3C框架理解,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收集与评价目标、范围和标准有关的信息,确定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及细化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辨识与细化控制目标相对应的控制活动,然后针对控制活动进行必要的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